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清风摇月

冬青de原创芳草地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浅谈我对“心中有棵树,教学才有数”的理解(冬青)  

2013-07-25 12:40:24|  分类: 研修作业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 

浅谈我对“心中有棵树,教学才有数”的理解(冬青) -  冬青 - 清风摇月 浅谈我对“心中有棵树,教学才有数”的理解(冬青) -  冬青 - 清风摇月
 
 

  吴正宪老师在关于“数学教育给与学生的该是什么?”的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,教师要“心中有棵树,教学才有数”。我没有那份荣幸,亲自聆听吴老师的报告。这句话是从专题三《用连乘的方法解决问题》备课学习环节梁娟老师那儿听到看到的。“心中有棵树,教学才有数”,触目入心,有了些想法,在此咿呀出来。

   先说说我对“树”的理解。其一,树指的是学生。树是有生命的,葱葱郁郁,蓬蓬勃勃,生机盎然,就像朝气蓬勃的孩子,指引我们向前去。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孩子,就像树上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。叶子的生长需要阳光,需要养料,需要水分,有时还需要我们人的呵护----为其喷洒农药等等。同样,正在茁壮的成长的学生,也需要方方面面各种需求,作为教师就应该尽最大的努力来满足,让学生的成长不仅经历阳光雨露,电闪雷鸣,还要经历山穷水尽,柳暗花明。其二,树指的是知识串,“知识树”。课堂教学中,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都有其学习的基础,后继的延续,作为教师,在课堂教学设计中,应该有意识的做到知识的“前连后挂”,努力做到“既见树木,又见森林”,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,把新知及时的纳入到已有的同类知识系统中,形成知识串,丰富知识树。

教师有了对“树”的以上理解和领悟,教学流程的设计就会做到“心中有数”。这个“数”就是“以生定教,以学定教”,结合学生学习活动的六大特点(1.综合性。2.动态性。3.开放性。4.系统性。5.节律性。6.多样性。)设计教学,组织教学,完善教学。

以上是我一点粗浅理解和认识,若有不当,敬请大家批评指正。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24)| 评论(16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