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清风摇月

冬青de原创芳草地!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包装是为了保护——读《包装”惩罚“》有感(冬青)  

2016-12-02 21:13:24|  分类: 教育感想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包装是为了保护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——读《包装”惩罚“》有感
        教育过程不能只有“精彩极了”,也一定伴有“糟糕透了”。
        学校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。犯错是正常的,不犯错误是不正常的。学生犯了错误,理应接受惩罚,否则,他就不会从中获得教训,增长记性。
        如何认识犯错的学生,怎样对他施以惩罚,《包装“惩罚”》一文中,孙明霞老师给出了科学的分析和智慧的办法。
       “ 有时孩子犯错误并不是他有意捣乱,纯粹是由于他没有良好的习惯或者自我控制能力差,老师简单的批评没有任何用处,还可能让学生的表现变得更糟糕;若惩罚不当的话,也难以改变学生,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。那么,对待这样的学生,老师不妨改变惩罚的方式——将惩罚“包装成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,甚至将其变成一项“光荣的任务”,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,还能不露声色地起到教育的作用。”
         从孙老师的这段解说中我明白:将惩罚进行“包装”,出发点就是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。学生犯错往往不是故意的,有时自身也在饱尝身不由己的痛。把惩罚“包装”一下,既能缓解惩罚带来的“杀伤力”,还能顾及学生的面子,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。
        孙老师这种“包装”后的惩罚教育内化于心,外化无形,值得我们借鉴,学习。
         
      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93)| 评论(1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